1.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
2.“应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其期末余额不会出现在贷方。( )
3.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不同,本期发生的管理费用直接影响本期损益,而本期发生的制造费用不一定影响本期的损益。( )
4.卫星电视信号落地转接服务,按照增值电信服务计算缴纳增值税。( )
5.生育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
6.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重大案件需要延长的,应当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
7.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不经劳动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 )
8.小规模纳税人外购货物取得专用发票,按3%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
9.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含劳保用品)、化妆品等消费品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10.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分别核算的,按各自适用的税率分别计税;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错。解析: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2.【答案】错。解析:“应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预收的账款。
3【答案】对。
4.【答案】对。
5.【答案】错。解析: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职工无需缴纳。
6.【答案】错。解析: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重大案件需要延长的,应当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7.【答案】错。解析: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8. 【答案】错。解析:小规模纳税人不可以使用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
9.【答案】错。解析: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含劳保用品)、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0.【答案】错。解析: 本题考核不同税率的消费品组成成套商品销售时税率的适用。根据规定,纳税人将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无论是否分别核算,均应从高税率计算缴纳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