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是多个省份普遍都会考的内容,因此小强公考为考生精心准备了公共基础模拟试题,每天更新,助力大家参考复习,帮助考生轻松备战三支一扶生考试。
1.()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保证。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党的反腐工作 D.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出自于()。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实践论》
3.“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遇良医得生,遇庸医致死”这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C.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
D.外因不一定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4.“有用即真理”的命题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观点
5.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A.建设四个现代化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胡锦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话全文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A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故本题选D。
2【答案】C。解析:《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从认识论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C。解析:“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遇良医得生,遇庸医致死”,这两句话中强调的是“修”,“教”,“良医”和“庸医”对结果的影响,而这些皆是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本题答案为C。
4【答案】D。解析:唯心实用主义否认客观真理,认为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真理的实际效用。实用主义兼容了西方传统中注重特殊具体事实的“唯名论”、注重实效与实利的“功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抽象的“实证主义”,以及强调个人的主观选择的“存在主义”等观点,主张以是否“有用”为判断真理的标准。故本题选D。
5【答案】B。解析: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故本题选B。